【數字視聽網訊】在媒體融合與超高清視頻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廣電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作為新媒體視聽綜合傳播服務平臺,芒果TV憑借其創新基因始終走在行業前沿。
在制播流程中,多畫面監測作為保障安全播出、提升運維效率的重要工具,承擔著實時信號監看、快速定位故障的關鍵職責。隨著制播技術向IP化、超高清化的演進,其重要性愈發凸顯,對多元信號兼容、超高清標準支持以及高并發能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華為鯤鵬以全棧自主創新的技術架構、高性能低功耗設計、開放生態體系及硬件級安全能力,為多樣化計算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算力支撐。在此背景下,芒果TV選擇與華為深度合作,基于鯤鵬計算平臺打造“芒果智能監測云平臺方案”,不僅破解了行業長期存在的技術痛點,更開創了視聽安全的新范式,為廣電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樹立了標桿。
困局:傳統監測系統的三重枷鎖
隨著用戶規模持續攀升、內容品類不斷豐富(涵蓋綜藝、劇集、紀錄片、直播、短視頻等多元形態)以及超高清(4K/8K)等新技術的加速應用,芒果TV的業務版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然而,這種高速增長的背后,傳統制播體系(以本地化、專用硬件設備為核心,架構相對封閉、擴展性有限)逐漸顯現出難以匹配發展需求的深層次矛盾。
多畫面監測作為保障播出安全、提升運維效率的重要工具,在技術迭代與業務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正面臨諸多新挑戰亟待解決。
成本高企,資源利用率低下
傳統監測系統依賴昂貴的專用硬件設備與商業軟件許可,單路信號處理成本居高不下。隨著4K/8K超高清內容成為主流,硬件投入呈指數級增長。芒果TV發現,基于X86架構服務器在處理超高清信號時,單機僅支持9路4K超高清信號監看,導致業務擴展需不斷堆疊設備,運維成本與能耗壓力劇增。例如在大型綜藝直播(如《歌手》節目)中,需同時監看上百路信號源,但X86架構服務器因算力瓶頸導致畫面卡頓、響應延遲,直接影響播出安全與制作效率。
跨平臺布局僵化,創新迭代緩慢
傳統系統多為封閉架構,難以適配云化、移動化、超高清標準支持等新型業務場景。基于非通用處理器架構服務器雖然性能滿足需求,但其缺乏靈活性與擴展能力,也無法支撐基于行業模型的音視頻算法落地。
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高
廣電超高清制播域技術要求高,不但面臨國外組織、公司針對中國的技術限制,還需要承擔高額的授權費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也由于軟硬件支持不佳、不受控而難以推廣應用。
這些痛點不僅制約了芒果TV的內容制播效率,更在超高清時代成為其技術升級的“攔路虎”。破局的關鍵,在于構建一套高并發、低成本、云原生的制播底座。
破局:鯤鵬全棧技術賦能云監測革命
針對芒果TV面臨的算力彈性不足、多終端適配復雜、協同效率低下三大核心痛點,華為基于“鯤鵬+昇騰”全棧計算能力,攜手芒果TV共同打造了“芒果智能監測云平臺方案”。平臺集多信號源合成、實時監看、靈活布局與信號源技審監測于一體,可實現多路視頻流的動態合成、超低延時播放及信號異常的精準監測,同時全面支持自主創新的超高清標準HDR Vivid 和Audio Vivid以及AVS系列編碼標準。該方案的核心在于全面云化制播基礎設施,以鯤鵬服務器為算力底座,構建了高性能、高可靠、彈性伸縮的云資源池。通過將傳統的本地化、專用硬件設備全面遷移至云端,芒果TV徹底打破了物理資源的限制。云平臺可根據業務負載(如大型綜藝后期制作、熱點事件直播、4K/8K內容生產)實現算力的分鐘級動態擴縮容,有效應對業務波峰波谷,顯著提升了資源利用率,并大幅降低了硬件采購與運維成本。這一變革為芒果TV海量內容的高效生產與處理提供了堅實的算力保障,在《歌手2025》中,平臺實現了195路信號的同屏監測以及整檔節目期間的零事故,表現出極高的性能與穩定性。
《歌手2025》多畫面監測系統
華為通過三大技術維度,精準擊破行業痛點:
算力底座:鯤鵬920處理器重構性能邊界
高并發算力突破單機路數限制。鯤鵬920處理器基于ARM架構,通過多核設計(最高64核)與高內存帶寬(8通道DDR4),為業務提供澎湃算力。在芒果TV的多畫面合成監測系統中,單臺鯤鵬服務器可支持24路4K超高清信號實時監看與技審,相比X86方案的9路提升至24路,提升了167%。這一突破使芒果TV在《歌手2025》等大型節目中,僅用單臺服務器即可實現大規模監控,硬件成本顯著降低。
全棧安全可靠保障播出穩定。從鯤鵬硬件到歐拉操作系統,再到芒果TV自研軟件,實現全棧自主創新。這一架構不僅規避了供應鏈風險,更通過硬件級加密與內核級安全機制,將系統故障率降低至0.01%以下,確保7×24小時安全播出。
效率引擎:畢昇編譯器與DevKit釋放軟件潛能
華為通過編譯器優化與開發工具鏈,將鯤鵬硬件性能發揮到極致。一是畢昇編譯器讓性能提升150%以上。芒果TV的多畫面合成系統需處理多路視頻解碼、縮放、拼接、編碼等復雜流程。華為畢昇編譯器通過LTO(鏈接時優化) 技術,實現跨文件函數內聯、常量傳播等深度優化,使單進程處理性能提升1.5倍以上。例如在4K H.265編碼環節,畢昇編譯的代碼執行效率較GCC提升100%。
二是鯤鵬DevKit讓調優效率提升15%。面對海量代碼優化需求,鯤鵬DevKit提供全棧性能分析工具,幫助芒果TV快速定位系統性能短板(如內存訪問延遲、線程阻塞等),結合優化建議使系統性能再提升20%。相比商業調優軟件,DevKit免費開放且分析維度更全面,開發效率顯著提高。
場景加速:BoostKit使能關鍵業務突破
針對媒體制播的特殊需求,華為BoostKit應用使能套件提供場景化加速。一是HW265編碼器至少提升3倍性能。視頻編碼是多畫面合成鏈路中最耗資源的環節。BoostKit針對鯤鵬NEON指令集與多核架構深度優化的HW265編碼器,相比開源x265編碼器性能提升3倍以上,使4K實時編碼成為可能。二是RTC低延時傳輸可達50ms極致體驗。在WEB端可視化布局場景中,結合鯤鵬網絡加速引擎,實現端到端延時低于50ms。用戶在調整多畫面布局時,可實時預覽效果,徹底告別傳統方案數秒的延遲卡頓。
蝶變:芒果TV的云制播新紀元
鯤鵬解決方案在芒果TV的成功落地,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對整個媒體生產體系的深刻重構。從支撐海量內容處理的核心技術底座,到驅動日常運營的業務流程,都實現了質的飛躍。這種全方位的躍升,具體體現在效率、成本、體驗與創新能力等多個關鍵維度上。
一是生產效率與成本結構顯著優化。 基于鯤鵬DevKit的統一開發平臺實現了“一次開發,多平臺適配”,徹底告別重復勞動,整體開發效率提升約20%;此外,依托歐拉系統的智能化統一管理平臺大幅提升了自動化水平與故障自愈能力,顯著減輕了運維負擔,人力投入減少,運維效率提升約30%。這些變革共同推動了芒果TV生產效能與成本結構的全面優化。
二是用戶體驗與直播能力實現跨越式升級。在《歌手2025》等大型直播項目中,芒果TV成功樹立了超高清直播新標桿,實現了24路4K超高清信號的同時監看,使導播能夠清晰掌握所有機位細節,畫面質量達到行業頂尖水平;直播過程中的畫面調整等操作,延時低至50毫秒,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的絲滑操控,大幅提升了導播的臨場反應速度。這些突破共同構筑了芒果TV在大型直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卓越用戶體驗。
今天,芒果TV成功從依賴本地專用設備的傳統模式,全面轉向彈性、高效、協同的云端制播,為業務快速擴張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也使芒果TV能將更多資源投入內容創新、新技術探索(如VR/AR)和用戶體驗優化,鞏固其新媒體平臺的領先地位。
未來, 芒果TV與華為的合作將持續深化,雙方計劃基于鯤鵬BoostKit能力集聯合創新。芒果TV與華為的合作,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更是廣電行業從“封閉專用”走向“開放云化”的范式革命。鯤鵬以全棧技術創新,為芒果TV注入降本增效、體驗升級、業務創新的三大動能,其成功實踐印證了“算力即生產力”的產業趨勢。隨著云制播技術的持續演進,華為與芒果TV的攜手,必將推動中國媒體產業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中搶占制高點,書寫智能媒體的新篇章。
(編輯:daisy)